這次,本島舍來到啟聰學校,帶著滿滿的手稿與作品,希望用 「圖像」 來向學生們介紹印花設計的世界。這裡的學生主要依靠手語和視覺來學習,他們大多專注地聆聽手語老師的解說,而我則試圖用畫面、質感和色彩,讓印花的概念變得生動些~
課程內容與過程
我們首先前往本次課程的主題現場——台北表演藝術中心
讓學生親身感受場域的氛圍,觀察其建築結構與周圍細節。
以「平板」作為工具,他們拍下感興趣的元素,如幾何線條、燈光變化與城市紋理,作為創作靈感。透過視覺紀錄,他們學習如何從日常環境中提取設計語彙,轉化為獨特的印花圖案。這不只是一次攝影與繪畫練習,更是對空間與設計之間關係的探索。
1. 認識印花設計
我們從 「印花是什麼?」 開始,透過 作品展示 和 手繪草圖,讓學生直觀感受印花的多種樣貌。我準備了不同材質的布料,讓他們 觸摸、觀察,感受圖案在不同織物上的效果。
2. 以視覺畫出印花的世界
傳統的講解方式可能無法完全傳遞印花的概念,因此,我們透過:
- 手稿翻閱:讓學生從我的設計草圖中尋找靈感。
- 符號聯想:將簡單的形狀組合成一幅完整的畫面,探索「符碼」如何成為印花的一部分。
- 示範繪製:一步步引導他們畫出自己的構圖。

3. 學生們的創作時光
學生們低頭專注地繪畫,有些人用色彩來表達情緒,有些人則用細緻的線條描繪生活中的事物。
他們不只是畫畫,而是在創造自己與世界的連結。
4. 作品分享與討論
最後,每位學生分享自己的創作。我看到:
- 有人畫了自己家鄉的風景,轉化為印花圖案。
- 有人將日常物件拆解,組合成獨特的紋樣。
- 有人透過顏色與形狀,表達個人的故事與情感。
這不只是一場設計課,而是一次內心與圖像的對話。

感謝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的邀約,讓我有機會走進校園,與啟聰學生近距離交流。
這次課程不僅是一次印花設計的體驗,更是透過視覺與圖像建立溝通的美好過程~雖然途中偶有時間壓力,但看到學生們專注創作、努力用文字與圖像表達想法,讓我深受感動。
期許這份經驗能夠豐富他們的學習進程,也期許未來能夠以更多種面向,來去向人介紹「印花為何物?」我十分期待各種可能性的發生(握拳集氣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