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進入到第二週,這次課前有一個上午的時間在市場進行走讀,用歷史故事認識這個場域,加上上一堂課,大家都有了印花設計的基礎知識,所以這堂課,我們就是用走讀時拍攝到的物件,來進行印花剪紙創作。
創作印花最方便的操作方式便是「剪紙」了,因為反覆折疊在進行剪貼,可以更有效率地取得元素,每一次下刀都是兩個、四個、甚至八個的元素,所以對於一個量感的作品來說,是很有效率的事情!
這次挑選的創作紙質是各種顏色的「A2襯紙」與「丹迪美術紙」以及「豆豆貼」。
會挑選這樣的襯紙是因為厚度較有韌性,而且展示美觀!紙質不會反光,對翻拍來說是很方便的,加上觸感溫潤細膩,對於創作者而言都是一種享受 ; 而丹迪美術紙相對雲彩紙或是銅版紙、反光型的色紙來說,會看起來較為高級,素色的丹迪紙,和襯紙一樣有細膩的觸感,而且厚度適中,方便剪裁 ; 而會選擇豆豆貼而不是口紅膠或膠水,是由於沾黏的過程很容易讓手指黏黏的,影響創作心理,觀感上會不舒適,所以改以這樣的新文具,讓製作過程更舒心!
最後,大家剪完的紙碎集結成再一張紙上,這個畫面讓我想到一位日本剪紙藝術家-阿部幸子,她是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女生,同年輾轉到了許多家庭,最終與自我相伴,在創作剪紙作品時,她的穩定性與心境會變得很好,於是醫生建議她可以繼續這樣以維持下去。
知道這位藝術家至今已超過五年,每次回放這段影片還是很感動,很難想像輾轉移動過這麼多家庭,那種內心的不安全感與不穩定感一定很沈重吧。看到她能夠找到把自己治癒的方法真是太好了。
我不禁想:「或許這些碎紙,也可以剪成絲,然後佈置在成果展的天空嗎?」
作品完成之後,我將他們拍攝下來,帶回改以電繪的方式擷取元素,將他們變成數位檔案,以便印花四方連續製作使用!這個再製的過程對我來說是有趣的,我認為這件事情需要細膩呈現每個學生的所想,才能夠完成,於是在課堂上也和他們確認排列的模樣,我希望成果和他們的預期不會太有出入,盡可能保有最原汁原味的呈現才行。
由於這裡的系統無法加入ig帳號的影片,所以請有興趣看整體過程的短影片的人點擊下方連結喔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reel/DALVrSkugAU/?utm_source=ig_web_copy_link&igsh=MzRlODBiNWFlZA==